2025年初,福建省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(股票简称:青山纸业,股票代码:600103)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确认成为2024年度新培育的国家级绿色工厂。公司聚焦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发展,发挥竹产业链“链主”的引领作用,延链补链强链,推动竹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发展。
为顺应“以竹代木”“以竹代塑”发展潮流,充分发挥竹木中长纤制浆造纸行业优势,积极开拓新型绿色包装纸市场,公司于2月21日发布公告,拟投资3.93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竹浆技改工程,通过项目带动推进公司新旧动能转换,推动公司浆纸主业向绿色、低碳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。
打通产业链,构建竹产业发展新模式
造纸工业是国家支柱产业之一,其上游原料纸浆主要来自林木资源。我国木材资源相对匮乏,而毛竹具备生长周期短、一次造林、永续再生的特点,大力发展竹浆造纸是解决我国造纸行业木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。福建省毛竹林面积居全国之首,其竹材资源又主要分布在三明、南平地区,青山纸业正好地处两个地区交界处,具有地缘优势。
青山纸业作为拥有60多年发展历史的国有造纸龙头企业,在造纸产业链涵盖林业开发、制浆、造纸、纸箱及纸袋制造的完整产业链。近年来,公司基于对浆纸原料的深刻洞察和产业发展的把握,积极探索“以纸养竹,以竹促纸”的新型林纸结合模式,提出立“竹”山区、做“竹”文章,以原料本土化、产品特色化为战略支点,通过建集群补链条,构建竹产业发展新模式。
在上游,公司2023年完成了在福建省沙县区新增FSC认证竹林16.6万亩。公司的松杉林资源也已具备一定规模。目前,公司建有原料林基地面积近40万亩,FSC森林联合认证面积达60多万亩,为福建省目前最大的企业森林联合认证项目,还建立了多方利益联合机制,探索以“企业+基地+农户”方式带动竹林经营培育。
在中游,公司通过技术创新,突破毛竹碱法制浆造纸技术,2019年成功生产出本色和漂白竹浆板及竹浆粕,特别是竹浆粕已得到了客户的初步认可,成为目前全国唯一一家具备规模的竹溶解浆生产企业。
在下游,公司充分利用丰富的竹林资源优势,成功开发精制牛皮纸、精品牛皮纸、淋膜原纸和书本牛皮纸等竹木混合纸,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。
本次投资20万吨竹浆技改工程,正是在前期竹木资源、竹浆技术开发、竹木混合纸这一全产业链布局基础上的深化。以该项目为依托,以绿色化转型为支点,公司将充分发挥在竹木中长纤制浆造纸行业经验和优势,积极开拓新型绿色包装纸市场,着力向竹浆等中高端领域发展。在竹浆产能进一步提升后,公司还将积极开发竹浆应用系列产品,促进上中下游的有机衔接,推动浆纸主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。
发力新赛道,巩固绿色循环经济优势
近年来,公司坚持走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,与地方政府合作推进厂区升园区、重构老造纸基地,打造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,公司也成为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的“链主”企业。本次投资20万吨竹浆技改工程已列入福建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计划,项目建成后将为公司开拓新型绿色包装纸市场,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,带动区域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协同发展,提升经济发展韧性和新动能。
公司的循环经济模式,一方面推进竹林可持续循环利用,将周边丰富的竹资源转化为浆纸产业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,实现以竹代木,构建了更加“低碳、环保、可持续”的“竹—浆—纸”“竹—浆—纤”一体化绿色产业布局,为制浆造纸实现可持续、绿色循环发展开辟了新路径,抢占绿色经济新赛道。
另一方面,公司通过实施造纸工业生命周期管理,使造纸原料和生产过程排放的固态、气态、液态废物得到高效循环回收利用,纸张产品循环利用。本次投资20万吨竹浆技改工程投运后可实现系统性产能平衡,以新带老增产减污,有利于节能降耗,有利于减排治污改善环境,大幅提高整体装备水平,有利于成为更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,更能体现清洁生产、循环经济理念。
在绿色造纸转型的基础上,公司推广竹绿色纤维应用,探索“将小竹子做成大产业”道路。例如,公司成功开发天丝级溶解浆,解锁了毛竹在纺织领域上的应用,成为全国唯一一家生产竹纤维纺织新材料的生产厂家,也是国内天然毛竹纤维纺织新材料唯一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厂家。
公司还将以数据赋能,推动企业智能化建设,深度优化ERP系统管理流程,运用数字化技术将管理与服务向原料供应端、向销售客户端延伸拓展,巩固产业链一体化优势。
青山纸业在竹产业领域所倡导的“生态+社会+经济”综合效益理念,推动了竹工贸一体化、产业集群化以及“一二三产业”融合发展的全竹产业体系的构建。预计在经过18个月的项目建设工期之后,竹浆规模化生产线将发挥公司现有制浆系统产能潜力,有利于推动公司实现新一轮“浆碱纸平衡”,能够大幅降低企业生产成本,提高包装用纸原料纸浆质量,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企业效益。公司将持续致力于提质增效,增强核心竞争力,并推动主业朝着绿色化、高端化、智能化、数字化的方向发展。